崖顶的梦境,山巅的辉煌——漫步天空之城与崖上之都
意大利的中部,有两座仿佛被时光遗忘的小镇——Civita di Bagnoregio和Orvieto。前者立于风化的火山岩台地之上,似遗世独立的梦境;后者坐落于陡峭的山巅,承载了千年的信仰与辉煌。这一天,我们清晨从罗马出发,走访了这两座相距仅30分钟车程的小镇。

天空之城——Civita di Bagnoregio


一早,我们驱车北上,蜿蜒穿过翁布里亚与拉齐奥的丘陵,在上午10点抵达了Civita di Bagnoregio的入口。
司机师傅将车停在停车场,我们步行几步,便来到了观景台。站在这里观赏,奇维塔仿若漂浮在峡谷之上的海市蜃楼一般,给人一种不真实感。

Civita di Bagnoregio孤悬在一座火山岩丘之巅,唯一与尘世相连的,便是那座300米长的石桥。购买过通行票后,我们踏上这座通往梦境的道路,向意大利最古老的无车小镇缓步走去。

奇维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,由伊特鲁尼亚人建立。然而,地震和风化的侵蚀使小镇面积逐渐缩小,1695年的大地震更是加速了居民的外迁。到了19世纪,奇维塔真的成了一座孤岛。如今,小镇仅剩11位居民(数据来自维基百科),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即将消失的土地。
进入城内,我们没有按照旅行指南的路线走,而是漫无目的的随意穿行在这座千年古镇的巷弄之间。小镇的道路曲折,路旁的建筑在门前的鲜花装点下,多了一点生机。


这里没有车水马龙,时间仿佛静止。我们仿佛忘记了脚下的古城已岌岌可危。


镇中小店售卖的明信片上,小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难怪宫崎骏能以这里为原型,创作出了《天空之城》。

镇上的教堂正对着主广场。曾经有60位主教在这里主礼。如今仅供游客参观,并不再举行任何宗教仪式了。

路尽头的有座花园,可以仰望一整面峭壁。地质侵蚀仍在持续,脆弱的悬崖还在缓慢退缩,奇维塔因此被称为“垂死之城”。也许再过几十年,这里将会彻底消失,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。

临近正午,游客渐渐增多。我们在小镇入口的一家小店品尝了解暑的Gelato,就离开了这座梦幻般的小城。

我们是包车前往这两座小城的,包车详情请参考我的攻略文章【意大利|瑞士|英国】欧洲三重奏:意韵瑞彩,英伦风情(行程及攻略篇)
如果你想通过公共交通的方式前往两地,Rick Steve’s的意大利旅行书里有详细的路线。
两个小镇都有收费公共厕所。
奥维托的饭店选择更多一些,总体价格也稍低一点。





崖上之都——Orvieto

与奇维塔的孤悬于世不同,奥维多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。它伫立于几乎垂直的凝灰岩悬崖上,曾是伊特鲁里亚文明的主要中心。中世纪时,奥维多是拥有3万人口的城市国家,一度成为教皇的避难所,见证着历史的沉浮。如今,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,奥维多成了一座仅有5000居民的小城。
进入城门前,我们首先探访了圣帕特里克井。这口深 达175 英尺,宽 45 英尺的古井,建于16 世纪,采用双螺旋结构,令现代工程师叹为观止。

沿着幽深的台阶下行,仿佛步入一座地底迷宫。尽管外面骄阳似火,这里却依旧清凉宜人。

传说中,1527年罗马被叛军洗劫后,教皇逃往奥尔维耶托。他担心就连这座没有水源的小城也会被围攻,下令修建了这口深井。虽然小城未被围攻,但这口古井却成为当地人坚韧精神的象征,至今,意大利人还会用“就像挖圣帕特里克井一样难”来形容一项任务的艰巨。

走出古井,司机师傅建议我们坐缆车上山。结果发现,我们本已在山上,又重坐缆车回到出发点。(对景点好不熟悉,是我不推荐这个司机的原因之一。)

进入城中,正值午餐时间,我们挑了一家小店享用本地美食。奥维多以葡萄酒、陶瓷和大教堂闻名。若非天气酷热,一边端着陶瓷杯喝葡萄酒,一边仰望大教堂,定会是旅程中无比惬意的时刻。然而,酷暑难敌,我们选择了室内进餐,饮品杯也没用上当地陶瓷。

饭后,我们来到这座城市的灵魂——大教堂。这座教堂建于13世纪的罗马哥特式教堂,以其华丽的立面而著称。阳光下,五彩缤纷的正立面熠熠生辉。



步入教堂,里面宽阔而肃穆。每个石柱下都有使徒雕像。墙上幸存的中世纪壁画还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


教堂的侧墙以黑白条纹装饰。独特的设计想必是为了增加其庄严。但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囚服……

参观完教堂,其实还有一些时间参观小镇的其他景点。但那时正值下午三点,气温攀升到让人难以忍受的40度!我们全家一致决定提前结束游览,踏上归途。
两座小城,一座是风中的余韵,脆弱而美丽;一座是山巅的斜晖,屹立未倒。他们的存在,仿佛在提醒我们时光的无情。趁它们还没消失,去看一眼吧,去感受那份属于过去的辉煌,面对未来的无知与无助……

